第一篇:从毛遂自荐到毛遂自刎
从毛遂自荐到毛遂自刎
吴娱
在中国历史上,《史记》里的毛遂是出了大名的。一位普通的门客,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胆识和智慧,自荐出使楚国,脱颖而出,促成了楚、赵合纵,同时也得到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毛遂自荐”成了自告奋勇的代名词。
有一段野史,是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湖北才子鄢烈山提供的。说的是毛遂之死。 毛遂之死却算得上一个悲剧。据南方报业鄢烈山提供的史料记载:由于毛遂促成了楚国与赵国的“合纵抗秦”大计,挫败了秦军的侵犯,从而得到了赵王的特别赏识。
公元前二百五十六年,燕国派遣大将栗腹攻打赵国。
此时,经历了长平之战、邯郸之战的赵国早已是民贫兵疲,形势十分危急。赵王想起了当年促成楚、赵两国结盟的毛遂,认为他一定能胜任抵御燕军的任务,于是决意任命毛遂为将率军出征。毛遂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立即赶到赵王那里,想推掉这个差事。
毛遂说:不是我怕死,是我德薄能低,不堪此任,我能做马前卒,但绝对做不了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然而,不管毛遂如何推辞,赵王执意任命他为统帅。毛遂虽然身先士卒、殚精竭虑,他统领的军队还是被燕军打得落花流水。战事惨败,毛遂觉得没有脸面再见赵人,于是避开众人,到山林里拔剑自刎。
据毛氏后人考证,此乃杜撰。然我们可以从这个杜撰的故事引出一些启示。
从“毛遂自荐”的辉煌到“毛遂自刎”的凄惨,毛遂从人生的顶峰坠落低谷,乃至殒命,这不能不让人嗟叹。
毛遂是个外交人才,而不是统率千军的将才,赵王硬派毛遂统帅大军前去御敌。结果被燕军杀得片甲不留。
毛遂的悲剧不是他自己造成的,他没有什么军事野心,并不想当最高统帅;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只是他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造成毛遂的人生悲剧负责的是赵国第一把手赵王,具体地说,是赵王的“不知”。 首先,他不晓得知人善用。毛遂有雄辩的口才,有说服别人干某件事的机智,派这样的人去做外交工作,无疑是非常恰当的。但统领一支军队,主要是熟悉对方的军事实力,懂得兵法。但赵王不这样想,他以为毛遂能说服楚王,他就能够战胜赵国的军队。结果,把毛遂派到了他不适应的岗位上。其次,他不知道广选天下贤才。以赵国之大,选一个比毛遂更适合做军事统帅的人肯定是不难的,例如廉颇。但赵王只相信亲信,只重用身边亲信,这样就造成一种尴尬:能够担当大任的人,领导的眼睛里没有他;领导信任的人,恰恰是不能担当大任的。正如当今的任命干部,领导意志第一: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再次,听不进不同意见。毛遂已经诚恳地说明了自己的不足,希望赵王另选贤明。如果不那么刚愎自用,及时反省自己的行为,他完全有机会换上一位合适的军事统帅,
避免后来出现的悲惨结局。今天的毛遂们,不可能推辞乌纱帽,但第一把手应多听听专家意见。今天的“赵王们”,往往是我即“党”,我即上级,我说太阳是扁的,你说太阳圆便不用你,“你走吧”。所以,不少“赵王国”是一色人等。最近东窗事发的xx部不就是个例子。
其实,世上本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 人人都有缺陷,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握和发挥人才的长处。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识人识己也是一门重要的学问,人贵有自知之明,不承认差距是不行的。
“没有平庸的人,只有平庸的管理”,作为领导,知人善任是一门艺术,让自己的下属去做他们适合的事情,承认个体差距,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潜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想当初,那个赵王就不因蔺相如地位卑微而拒用,而是如获至宝破格提拔,终于迎来了“完璧归赵”的胜利。长平之战中,中了反间计,不用廉颇用赵括,损失兵员几十万。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有过赵武灵王的兴盛勃发,有过长平之战的惨败,有过邯郸之战的中兴,最终中了秦将的反间计杀了李牧、司马尚,导致于元前222年灭亡。成也人才,败也人才。
信用人才,国兴,信用庸才,国败;信用奸才,国亡。国家兴亡,国王是重要因素,主要取决于他会不会识人和用人。古今中外,概莫例外。
第二篇:毛遂自荐
毛遂自荐
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未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翻译:
秦兵围困邯郸的时候,赵国派遣平原君请求救兵,到楚国签订“合纵”的盟约。平原君约定与门下既有勇力又文武兼备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平原君说:“假如用和平方法能够取得成功就太好了;假如和平方法不能取得成功,那么,(我)就在华屋之下用“歃血”的方 ……此处隐藏9319个字……>
2、小组讨论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间进行合作,探讨导学学案拓宽视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目的。并且学生小组讨论中增进友谊展示 语文课的人文性。
3、点拨评价法:开放式协作学习教师本人一定要参与到学生的研究探讨中去,及时点拨评价学生,并给出正确的观点与主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关于学法:
1、静心读书,课前对于《毛遂自荐》这篇课文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做课前预习及导学案。
2、大声朗读,这才能够暴露一些字音字义的毛病,督促自己去查找注释或工具书。
3、学会倾听,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同学之间的讨论能迅速敏捷地感受与领悟,提取出主题词,说出自己对《毛遂自荐》的理解与感悟。
4、主动交流,“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要求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导学案的思考与讨论之中,融入到自主学习的大环境大磁场里,主动的用口进行述说,用笔进行倾吐,把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悟表达倾吐出来,与同学分享,与老师分享。1
五、关于教学过程:
(一)、练习回顾:
此环节设计四道文言知识题目,每小组派四位同学上板展示,各组组长交叉检查评分。评价第一课时学案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文言知识的掌握及《毛遂自荐》课文的理解,温故知新。时间五分钟。及时点评纠错。
(二)快乐链接:
由《毛遂自荐》的视频从而引出第二课时学习重点,领悟毛遂精神实质指导学生自荐应聘。
导语: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怎样才能让自己脱颖而出呢?今天,下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近毛遂!
(三)、合作探究:
(此版块时间为20分钟,课前小组长通过抽签领到本组合作探究的任务)
导语:毛遂自荐的故事之所以成为众口传唱的经典,我想,除了他的勇于自荐,更重要的是他在一个奉“敏于事而慎于言”为法宝的民族,用自己杰出的辩才书写了一部个人和国家的传奇,下面我们分小组合作探究学案问题赏析毛遂敢于自荐并最终说服楚王合众的原因,从中找出自荐应聘中可供借鉴之处。
1、说说你眼中的毛遂与平原君。
2、分析毛遂是如何一步步让楚王订立盟约的?
3、毛遂为什么能勇于自荐?
4、有人说毛遂勇于自荐,是为了出风头,你怎么看?
5、古往今来,“挽狂澜于既逝,扶大厦于将倾”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大吕、三寸之舌雄于百万之师”的滔滔雄辩总是让人击节拍案、心向往之, “毛遂自荐”的故事,即是其中不朽的传奇.想一想,毛遂的成功给了我们提高论辩能力以什麽启示?
6、在今天,作为人才自身或者用人的领导应该注意些什么?
(四)、职场演练:
《毛遂自荐》的精神实质就是有自信,有胆量,有见识,有辩才。作为中职生,今后我们会面临残酷的就业竞争,如何使自己在职场中脱颖而出呢?为此我设计职场演练环节通过活动模拟自荐应聘,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此版块时间为10分钟,课前小组长通过抽签领到本组合作探究的任务)
导语:光说不练假把式,下面我们把毛遂自荐的精神实质运用到职场中,从下列一则材料中说说自己在今后的职场自荐应聘应该注意什么呢?
材料:
有一家新开业的大型商场负责人,带两名随员来到一所职业学校,准备选两名毕业生去做文秘接待工作。学校从应届毕业生中推荐了三名学生:第一人书法好,文笔也不错,作文曾经获过奖,还被收入作文选;第二人身材匀称,长相漂亮;第三人则没有太突出的优点。在面试过程中,第一位学生过分紧张,眼睛始终盯着脚尖,连自己的长处都没有说出来。第二位学生则直言不讳地询问工资待遇、合同期限、劳动保险、商场效益等,可是当对方
问她怎么样才能做好文秘工作时,她却没有答到点子上。第三位学生进入面试现场后能主动地向对方问好,告辞时也很有礼貌地致谢;因而她虽然对某些问题的回答也不令人满意,但最终被这家商场录用。
1、结合该案例分析前两位同学没被录用的原因,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选择第三位同学?
2、根据你所学的专业(会计),试想一下如果你现在准备自荐做某事,应该注意什么?
(五)、拓展延伸:
此环节是读写结合的训练,要求学生在把握人物特征的前提下,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导语:如何在职场中凸显自己有才能脱颖而出?既能说更能写才能让自己在职场竞争中得心应手!通过两节课的导读与现场演练了解毛遂自荐的精神实质,我想同学们有想法,这么一位妇孺皆知、家喻户晓毛先生,值得表彰,下面请同学们为毛遂先生写一段200字的颁奖词。力求创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语句通顺即可。
小作文:《为毛遂写一段颁奖词》
(六)、课堂小结
我们用两节课的时间品读了《毛遂自荐》,毛遂这个人物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胆识,他的才华,他的智慧,都令今天的我们深思,给我们很多启示,希望大家都能像他一样,勇于展示自己,勇于表现自己,成为真正的成功者。
六、关于教学反思:
1、在课堂中您将运用哪些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①多媒体教学能带给学生最为直观的感受,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学生视野,活跃课堂气氛。
②课堂上对于每位参与合作探究导学案及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赞美赏识更是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动力。
③合作学习分值最能激励学生团队协作全体参与意识。
2、在课堂教学中,您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请将您的评价方案做一份简单的设计。
①练习巩固与课堂检测环节,客观问题由每组组长交叉批阅计分。上板展示答对四项计一分,答错两项不计分。
②交流提升环节,对于开放性的问答题没有统一标准答案,每个组员一分,言之有理即可,由教师点评计分。
3、关于“开放协作式”教学改革的建议或评价。
评价:
陶行知先生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学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开放协作式”教学就像一把钥匙,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感知、探索、发现掌握学习规律,积极自主地接受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我们隆回职业中专开放协作式课堂教学改革,要能将被动地接受学习的学生引导为主动地、一步步自主学习对自身专业产生兴趣历程。采用教学模式的意义就在于:抓住知识发展的过程,不停地磨练学生的创新锋芒,不断地升华学生的综合素质。
建议:
1、上好开放协作导学课,多媒体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2、精心设计导学案,学案的设计是开放协作导学课是否成功的关键,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学案的难易程度要有所更改。
3、合理的评价方案,这是开放协作导学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根据学校学生的现状,教师点评评价最为重要。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