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市平安建设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和(上级市)市委关于建设“平安山东”、“平安(上级市)”的战略部署,以’xxxx”和xx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全力推动“平安xx”建设,实现了“六个不发生”、“四个变化”的目标要求,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全县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今年前7个月,共落实投资过千万元的大项目197个,总投资1343亿元,同比增长815%,实际完成投资451亿元,增长769%;实现财政总收入61亿元,其中地方收入37亿元,分别增长176%和362%;限额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24亿元,利润81亿元,分别增长373%和422%。“平安xx”建设中,我们主要抓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领导和考核。今年,县委、县政府把建设“平安xx”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和重要的政治任务,摆上了突出位置。(上级市)县作出建设“平安(上级市)”重大决策之后,县委立即召开常委会者了专题研究,并随即在县级班子全体成员、各级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平安xx”建设动员大会进行了部署。县里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平安xx”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办事机构。县委出台了《关于平安xx建设实施方案》,把创建工作纳入了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建立了目标责任、考核评估、部门联动、公众互动四个体系;并将工作任务分解为10大项,由10个部门牵头实施,涉及到的40多个参与单位,都落实各自任务、责任,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度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半年检查、年终考核总评。在落实“一把手”工程的基础上,把各级党政干部抓平安创建工作情况列入干部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与其进职晋级直接挂钩,这为平安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先后召开4次调度会、现场会,对平安创建工作进行调度。最近,又组织5个检查组对上半年创建工作进行了检查考核。同时,狠抓了平安创建工作的舆论宣传,组织开展了大规模创建“平安xx”法制宣传月活动,“建设平安山东,维护社会稳定”知识竞赛答卷活动,以及创建“平安xx”百场电影宣传活动,极大地增强了群众参与平安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二、强化“严打整治”斗争。坚持把“严打整治”作为平安创建活动的首要环节。始终保持了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1—7月份,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210名,破获刑事案件1683起,查处治安案件2639起,摧毁犯罪团伙75个,抓获团伙成员273名,缴获赃款及赃物折款4153万元。一是组织开展专项行动。以增强群众安全感为目标,根据实际组织开展了打击盗窃耕牛、盗抢机动车、“两抢”犯罪、夏季严打整治等5次专项斗争,穿插开展了8次集中统一行动。特别是“打霸治痞”专项行动成绩更为显著,先后抓获霸痞犯罪嫌疑人51名,破获刑事案件121起,查处治安案件31起。二是加大破案追逃力度。对现行案件,充分发挥110快速反应的整体优势,合理调度,快侦快破。尤其是对涉命案件组织开展了“攻坚行动”,今年发生的8起命案全部及时破获,消除了不良影响。同时,对逃犯76名,追逃工作在(上级市)县我列前茅。为增强震慑力,今年以业,召开3次公捕公判大会,依法对47名违法犯罪分子进行了公开宣判处理。三是集中整治治安乱点。县乡两级先后派出13个工作组对16个治安落后的地方进行了集中整治;开展了5次集中治理整顿学校及企业周边治安秩序行动,整治了不法行为,营造了良好环境。
三、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治安防范是平安创建的基础,我们在抓好打击和治安管理的同时,狠抓治安防范体系建设,建立了街面巡控、社区管控、单位自控、农村群控、卡点布控、立体监控“六大网络”。一是街面巡控网络。在城区注意整合警力资源,把交警、巡警派出所警力’三敬合一”,组建了16只巡逻队,配备21辆巡逻车,划分了8个巡逻区,采取定时、定人定区、定责“四定”责任制,实行机动车、自行车徒步巡逻相结合,24小时全天候巡逻,城区可防性案件明显减少。二是内部自控网络。建立健全了单位内部保卫组织和护厂、护院队伍,配备了专职保卫人员,做到领导带班、门卫值班、夜间巡逻和重点要害部位守护“四落实”,确保看好自己的门。三是社区管控网络。48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务室,采取一区一警,并组建了5—10人的专业巡逻队,巡逻队员由辖区派出所统一管理。在居民楼区配备了专业保安队,在相关地方大方实施“封闭工程”和“亮化工程”,提高了社区管控能力。四是农村群控网络。主要是采取组建专业队专职联防、编排“值班户”轮流义务联防、专业队与村民值班专群联防及治安承包等四种防范模工,走社会化防范、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使防范责任契约化,农村治安防工作逐步纳入正规。五是卡点布控网络。在城区街面上设立了10个治安岗亭、24个警务区和责任区、42个报警点和出警点,在进出县区和边界地段设立4道防线和8处堵截点,根据警情可随时布卡堵控,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和整体作战水平。六是立体监控网络。以110报警服务网络为依托,在城区设立了16个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安装了多处电视监控系统,所有的金融网点全部与110联网,并在16台警用车、运钞车、救护车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形成覆盖城区的监控网络。
四、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主要是健全完善了以“148”为龙头,以乡镇法调解中心为纽带,以基层调解组织为依托的调解网络;建立了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落实“首调责任制”和“分级调处制”,乡镇(街道)、县直系统每月15日和30日两次对所辖范围的矛盾纠纷进行集中排查,及时掌握发现各种苗头性问题。发现问题后,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般性矛盾纠纷由发案单位自己调处,做到不出村、不出厂、不激化;对于基层移交上来的、情况比较紧急的矛盾纠纷,依托乡镇司法调解中心进行化解调处;对重大疑难纠纷,由县“民调委”责成有关单位牵头进行处理。同时,着力构建“大调解”组织格局,在抓好人民调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民事审判工作调节社会关系的职能作用,对调解不能结案的及时转于诉讼调解;对调委会达成调解协议不能履行的,人民法院对调解协议及时给予认定。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使各类矛盾纠纷都能得到及时有效化解。今年以来,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78起,调处成功率98%,防止“民转刑”案件13起。注重始终把做好信访工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内容,通过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严格督办考核等措施,化解了大量问题。坚持每月5日联合接访制度,今年共接访28起案件,全部进行了处理。开展了涉法信访问题集中处理活动,对近年来受理的34件信访案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对9起涉法信访案件进行了集中解决。成立专门工作组对管廷彬尸体问题进行了处理,取得满意的社会效果,维护了社会稳定。
五、强化治安和安全生产管理。针对流动人口和房屋租赁越来越多的实际,进一步加强“两口一屋”管理,完善了外来人口管理机构管理队伍和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层建立了外来人口管理组织和办事 ……此处隐藏6508个字……“平安翟镇”建设对全市平安创建工作的重要性,以社会治安综
合治理为突破口,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着力建立四个工作新机制,既有效地打击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净化了社会环境,又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逐步得到规范,达到了长效管理的目的,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创造了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统一部署,多管齐下,建立全方位的治安防范工作新机制
我们把建立全方位的治安防范网络作为预防和打击各类犯罪行为的基础工作来抓,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建立起了由综治办统一协调、以公安机关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层的重点区域、单位内部和农村三个层面的治安防范网络,形成了齐抓共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立体治安防范体系。一是对重点区域实行了重点管理。针对我镇驻地企业多,厂矿企业周围多发偷盗、抢劫案件的实际情况,在全面考查了解的基础上,镇综治办协调公安分局在黄泥庄、王家寨、集贸市场及主要街道增设了四个警务区和十个报警点,每个警务区都配置一名正式民警和三名联防人员,实行昼夜值班,全天候巡查重点区域治安情况;二是在单位内部增加防范措施。通过积极引导,各单位大力推广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健全了内部保卫组织,规范管理体制、落实责任制,增加人员,加大投入,配齐了必要的防盗设施和器械,提高了治安防范水平;在此基础上,镇里在公安分局建立了全镇联网的电子防范控制系统,引导和帮助各村、各企业单位采用电子防范技术,现已有15个村、3个镇办企业及大部分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安装,从而大大提高了单位治安防范的覆盖面和准确性;三是在农村深化治安承包责任制。从明确责任、落实待遇入手,与承包人重新签订了治安承包合同。在3000人以上的村设置4-6个治安员,3000人以下的村设置3-4个治安员,经济条件好的村治安费用由村集体列支,经济条件差的村由镇村两级支付,并实行了预交押金的制度,待年终考核后一次性兑付承包费,从而大大提高了治安人员的责任心,健全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治安防范体系。
二、警钟常鸣,常打不懈,建立“严打”经常性工作新机制
对各类犯罪行为实施快速精准的打击,是维护社会安全形势最有效的手段,也是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我们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本镇实际,把集中整治斗争和经常性打击结合起来,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的方针,有效地形成了对违法犯罪行为持之以恒的高压震慑态势,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一是集中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为从重从快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加快“平安翟镇”建设进程,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严打”工作,并制定了“内紧外松、以快制快、既准又狠”的工作方针。由公安分局牵头,各村委会、各单位协助对各类违法活动和在逃人员进行快侦快破、快诉快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年以来已发破治安案件121起,发破刑事案件65起,治安拘留9人,警告40人,治安罚款27人,刑事拘留21人,取保候审7人,逮捕10人,社会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
二是深入开展专项治理。配合“严打”整治斗争,镇综治办协同公安分局、计生办、民政办、管理区等部门在全镇开展了“淘沙行动”,对重点人物进行了拉网式的排查摸底。对有犯罪前科和作案倾向的可疑人员,由所在村或单位治安人员串门入户了解情况、跟踪观察,并及时将情况向有关部门汇报,保证了各类不稳定因素在第一时间得到排查和化解。通过“淘沙行动”,共新列管人员176人,其中治安类型156人,上访类型9人,其它类型11人,均在政法部门视野之内,处于稳控状态;同时加大了流动人口管理力度,办理暂住户口登记654人,使暂住人口登记率达到100。
三是强化日常治安巡逻检查。着眼于建立以快制快、以动制动的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健全了公安民警、村治安员值班巡逻制度,并加强考核调度,促使他们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职责。公安分局加大投入,配置巡逻值班车叁辆,加强了对重点区域和主要街道的巡查力度,实现了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各村治安员组成便衣队,采取多频点巡逻、蹲点守候、堵塞销赃渠道等措施,全面加强治安检查,为打击犯罪抢得了第一时间,确保了打击速度和效果。
三、加强管理,超前防范,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机制
本着“重心下移、责任下移”的原则,我们从推行案件包保责任制入手,实行了领导干部包管理区和机关干部包村制度,并将包保工作的实绩与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挂钩,有效地建立起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机制。
首先,
第五篇:综合维稳和平安建设情况汇报
五四村综治维稳和平安建设情况汇报
(五四村党支部2014年3月)
一、村情简介
五四村是大河坝镇政府所在地。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202户,760人,其中党员27名。现有耕地870亩,林地9800亩。近年来村三委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创建平安村目标,以“一包十两宣传一服务活动”为载体,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和社会稳定各项工作,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100元。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确保平安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按照镇党委、政府的部署,村上成立了由村支书任组长,各村民小组长、治安中心户长为成员的治安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矛盾纠纷调委会、治安巡逻队、信访调处室、警务室,全面充实了村综治工作队伍,健全了综治机构,落实了责任,强化了全村综治工作。
三、扎实工作,强化措施。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一是在村委会、交通要道两旁张贴标语30多幅,办宣传专栏4期,营造和谐氛围;二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上村、组会场,做到逢会必讲,时时宣传;三是在防汛防滑和护林防火期等重点时段加强宣传引导;四是积极配合县、镇搞好“一包十两宣传一服务”活动,将法律政策送上门,讲解到人,努力提升群众对创建平安佛坪的知晓率、参与率;五是经常举办法律法规培训班,教育引导村民学法、懂法、知法、用法。
2、强化工作、突出基础。
一是规范档案管理,强化综治工作基础,注重平时收集,按时归类,及时装档,并确定专人管理;二是早动手、早预防、防治结合。村三委班子各负其责,明确分工,狠抓落实;三是加强重点地段监控,重点时段巡逻,确保不出问题;四是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群防群治,共建和谐稳定村庄。
2014年全年共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37次,化解群体性安全隐患1起,防止越级上访2起3人,调处纠纷12起,调处成功率100%。
四、取得的成效
一是全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增长;二是村域环境更加和谐,户户争创“文明家庭 ”“五好家庭”;三是村民的法律意识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的现象基本清除;四是达到了“平安创建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要求。
今后,我们将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更加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工作,使我村综治及平安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