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哈尔滨太阳岛导游词多篇

时间:2025-04-26 07:11:22
哈尔滨太阳岛导游词多篇(全文共8904字)

[前言]哈尔滨太阳岛导游词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充分展现了哈尔滨市的滨水景观风貌。主要包括太阳岛中心景区内的4km2湿地景观、太阳岛西区超过1600ha湿地、松北区万宝镇大亮子湿地等主要湿地景观。本文是哈尔滨太阳岛的导游词,仅供参考。

 哈尔滨太阳岛导游词篇一

我们接下来要参观的就是哈尔滨最负盛名的一个景点太阳岛。不过现在说起太阳岛,外地人也好,哈尔滨当地的人也好,最最怀念的,还是早年的那个太阳岛。几百年以前,在哈尔滨还是一个小渔村时,这里就水源充沛,渔产丰厚。滚滚流经的松花江,在北岸围成一片不小的沙洲,由丘陵、沼泽、草原、苇塘、灌木组成的这片原始荒原,内有纵横交错的旱河,每当春夏季节,芳草茂盛,灌木丛生,山花野草,伴着清脆鸟鸣,一派自然风光。这就是沉睡了几千年而后被人们日渐关注的早年的太阳岛。那时,做为江中的一个小岛,并没有居民在岛上居住。因为太阳岛附近盛产鳊花鱼,渔民们自然会时常来这里打鱼,偶尔也会到岛上晒鱼网。鱼汛期,顶多会有几户人家在这里搭个小马架,住上三天五夜。据传说,太阳岛江面曾是一个官鱼场,每到捕鱼旺季,江面就出现了繁忙的捕鱼景象,渔船插有小旗,旗色各不相同。白天,大小渔船布满江面,夜间,岸边的渔船排列如织,渔民聚集到这里过夜,颇有渔家生活的味道。 太阳岛最早的史料记载要追溯到300多年前,早在公元1683年,太阳岛一带就曾经被清朝时的康熙帝国作为水师营地开发利用过。不过,那时的太阳岛并非只是这片小沙滩,它还包括与这片沙滩相邻的一片原始荒原。在清代,太阳岛是由黑龙江呼兰副都统管辖,当时,这里生产贡珠、贡鱼,曾被清廷封禁200余年。

据黑龙江航运史料记载,为抵御外敌,康熙皇帝从南到北建立水师。黑龙江省地处东北要塞,外力的骚扰相当频繁,康熙皇帝决定在黑龙江建立水师,这个水师统辖齐齐哈尔、巴彦、松花江、呼兰四个水师营。这四个水师营分别活动在黑龙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其中,呼兰水师营的营地就在太阳岛一带,归呼兰府管属,指挥权直接归黑龙江水师。从军事力量说,呼兰水师营属中等规模的一个水师营,共有水师兵丁180多人,比齐齐哈尔水师营的人数少得多。但这个水师营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作战十分勇敢,深得朝廷的赞赏,那时,除了呼兰是府县的所在地外,太阳岛四周都是十分贫穷的渔村。而太阳岛因为是水师营的营地,舰船来来往往,军人进进出出,显得十分热闹。

康熙二十八年(1690年),为了平息外力的入侵,呼兰水师营奉命从太阳岛出发,开着舰船顺松花江而下,入黑龙江后溯流而上,攻打当时经常称霸一方、经常掠夺我边民财产、骚扰我国北方边境的雅克萨人。这一役大获全胜,一举攻克了雅克萨人的省府克萨城堡。呼兰水师营的营地也声名鹊起。这可以说是太阳岛最早的繁荣。那么到了清朝后期,清政府变得腐朽而无能,尤其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沙俄威逼利诱清政府与之签订了所谓的《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使沙俄取得了在中国东省境内修筑铁路的合法权利。1898年,沙俄的铁路工程局开进了松花江边的这个小渔村,开始修筑中东铁路,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这个小渔村变成了我们今天所在的城市 哈尔滨。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大量的俄罗斯人涌入了哈尔滨,当时太阳岛上灌木丛生,十分幽静,一些俄罗斯青年男女发现了这一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纷纷在休闲时间来到这里,伴着江风与绿草、树荫谈情示爱。渐渐的,这里竟成了俄罗斯男女幽会野浴的场所。据记载,当时的特区水上警察,还以有伤风化为由进行过取缔,但是岛上灌木丛生,地势起伏不平,处处可以藏身,加上俄罗斯侨民大都精通水性,水上警察也无可奈何。取缔不但未见成效,到太阳岛野浴的人反而越来越多,后来逐步发展成为盛夏季节游人游泳避暑的旅游胜地。俄侨男女争往这片小岛沐浴、戏水,并有卖饮料食品的凉棚。人们喝着啤酒,唱着俄罗斯民歌,如醉如痴的体验着异国的乡野情趣。正因为太阳岛景色宜人,再加上商业等服务设施相继建成,越来越多的各国侨民到太阳岛建别墅,等一下我们到了岛上之后所看到的欧式建筑便都是那时留下的。随着游人增多,太阳岛成为人们进行丰富水上运动的场所。

 哈尔滨太阳岛导游词篇二

各位朋友,下面我们要去哈尔滨市太阳岛参观浏览 我们面前的松花江源于中朝边境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天池,因水流顺天池奔腾而下,似从天降,这里的满族人便称它为“松嘎里乌拉”,意为“天河”,后被译为汉语“松花江”。它是中国内河航运的第三大河流。 美丽的松花江像玉带从市区穿过,优雅的太阳岛则像一颗明亮的珍珠镶嵌在松花江上。两岸风光秀美,景色宜人。大家一定听过郑绪岚的《太阳岛上》吧!下面我们就到了太阳岛,太阳岛位于松花江北岸,与市区仅一江之隔,总面积达三十八万平方公里。

至于“太阳岛”名字的由来亦有专家考证,早年满族在此渔猎,松花江盛产鳊花鱼,满语中“太宜安”一词,相似汉语“太阳”的发音,久传至今被称为太阳岛。 清代康熙年间,太阳岛就被作为水师营被开发利用,后来被清朝政府作为水师查兵和训练的基地。1898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和1917年前苏联十月革命的成功,大量的俄国和欧洲的侨民涌入哈尔滨。他们被太阳岛上的自然景色,美丽风光所吸引,在岛上修建房屋,建造度假的别墅餐厅,游玩娱乐的各种设施,并在这里狩猎、钓鱼、野餐、野浴,这些充满异国情调的建筑和生活习俗,一时间成为一种时尚,也是哈尔滨多元文化组合中的一种文化现象。 解放后太阳岛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党和政府对太阳岛的建设十分重视,先后投重资对太阳岛进行景观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太阳岛风景区发生了巨大变化。2003年起,哈尔滨市委、市政府以“重塑太阳岛旅游品牌、打造生态城市”为目标,投资5.5亿元,全面实施了为期3年的太阳岛风景区整治改造工程。通过实施生态移民、水系改造、绿化建设、供热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景观和旅游项目建设六大工程,太阳岛风景区脱胎换骨,成为由湿地景观、欧陆风情、冰雪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构成的,集休闲、观光、娱乐、科普教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每年接待游人达三百万人次,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等都曾来岛视察。

太阳岛风景区整治改造工程被评为2006年度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同年10月,联合国友好理事会评估委员会生态考察团专程来景区进行生态考察,授予太阳岛风景区“联合国生态示范岛”称号,这是目前亚洲在联合国FOUN组织获得的首个荣誉。前不久太阳岛又入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我省第一个赢得全国旅游界“钻石级荣誉”的风景名胜区,与故宫、长城、西湖等一起跻身全国两万多家旅游风景区中的66强。改造后的太阳岛已是连中三元。 太阳岛风景区是以广阔的草原和平缓坡地上的灌木林带及河流纵横,水量充沛的水域为主要资源的江漫滩湿地草原型风景名胜区。四季的季象变化十分明显, 哈尔滨太阳岛虽没有名山大川,没有历史古迹,却以其美丽而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享誉 ……此处隐藏3907个字……直街尚的圣母守护教堂、哈尔滨游乐园内的圣母升天教堂、士课街的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这些建筑都是俄罗斯式东正教堂的杰作。 徜徉在魅力的斯大林公园内,你会看到一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小巧建筑,它就是建于30年代的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间风格的江畔公园饭店。这座小餐厅更像一件精雅的艺术小品。

最具特色的是其木柱外廊的柱头装饰,那是如孔雀开屏的雀尾装饰,镂空成羽毛装,饰以金色、蓝色等绚丽的色彩,彷佛时间都会随风飘去。在恬静的自然风光中,其错落的屋顶、精致的装饰、典雅的色调颇具梦幻色彩,置身其中,恍若仙境。 说到这里,也许朋友们会恍然大悟:“怪不得哈尔滨会被称为‘东方莫斯科’。”的确,雅致堂皇的东正教堂,古拙精巧的住宅及小餐厅,它们又的点缀在城市广场,又的分布于居住街坊,成为谱写壮丽的俄罗斯建筑风格主旋律的美妙音符。 (“东方小巴黎”) 也许大家曾听说过哈尔滨的另一个雅号——“东方小巴黎”,也许你会猜想:“莫非哈尔滨也有法国式建筑?”的确如此,哈尔滨不仅有各种法国古典复兴、折衷主义建筑,而且20世纪初流行全世界的“新艺术”风格,在哈尔滨建筑中更有成熟的体现,其高超的建筑艺术丝毫不逊于同时期的法国建筑,正因为如此,哈尔滨才会有如此美誉。 在南岗区西大直街尚坐落着一座优雅迷人的大型建筑——哈尔滨铁路局大楼,又成“大石头房子”。它有着长达182。24米的正立面,试想如此之长的立面,如果建筑临街而建,则观者无法一览无余,因而建筑后退64米,在建筑与街道之间形成一个小型广场,广场上遍植着松柏、花卉,浓浓的绿意与建筑本身的暗绿色调十分协调。另外,该建筑引人注意的还有窗洞的贴脸,采用圆润的曲线,阳台铸铁栏杆也弯曲缠绕,如花叶,如丝蔓,极具动感,这些都是“新艺术”建筑的典型特征。整个建筑采用斑驳的暗绿色青石饰面,华美而精致。据说,当年施工时先将石板在地面上铺装完毕,依次编号再逐一镶嵌到墙面上。正因为如此精确的施工,建筑材具有优雅的外观,成为哈尔滨“新艺术”风格的典范。

老哈尔滨人也许至今都难忘老火车站,那是一座令人激动的建筑,始建于1899年,后来再原址上建立了新火车站。曲面形的外观、椭圆形门窗,充满动感的曲线铸铁线条装饰,使整个建筑极其舒展大方,似浪花欢腾跳跃,犹如各种自由曲线的海洋。以如此新潮的建筑作为城市的门户实在很合适。 位于博物馆广场的黑龙江省博物馆也是优美的“新艺术”建筑。它原为莫斯科商场,多少蕴含一些法国观点建筑风格的因素。舒展的建筑犹如一条红黄相间的飘带,精心修饰着广场的裙裾。每当阳光照耀着建筑的背面,广场上便投下生动的阴影:尖尖的暗红色方底穹隆、错落有致底轮廓线,犹如梦幻中承包底倒影,为广场增添了浪漫底色彩。 哈尔滨“新艺术”风格还体现在中小型的忒路官员私邸之中。这些花园住宅有其共同特征——自由曲线底、模仿自然界动植物形态的各种装饰;圆润的半圆形、扁远行窗,甚至还有精巧的窄长梯形窗,极其活泼生动,宛若世外仙境。朋友一定会羡慕当年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吧! 当年的俄国设计者,一方面为了追赶时髦将本世纪初法国盛行的“新艺术”风格应用于哈尔滨;另一方面,对于传统的法国古典复兴建筑也趋之若骛。位于颐园街1号的领袖纪念馆即是一例。这座建筑原名格瓦里斯基住宅,始建于1909年。走进建筑你会被其高贵的气质所震慑,你会觉得恍若置身于法国封建状元。这座建筑主题高两层,上带阁楼层。采用两层高的巨大科临斯壁柱,华美而庄重。典型的法国式孟莎双折层屋顶呈深灰色,更增添了凝重的气氛。庭院中种植了几株挺拔的钻天杨,与整个建筑融为一体。 在哈尔滨的古典复兴建筑还有许多,如东北烈士纪念馆、黑龙江美术馆、中国银行哈尔滨分行等。此外折衷主义、巴洛克风格也很盛行,松浦洋行(今教育书店)既是巴洛克风格十分鲜明的建筑——立面上精美的雕像、飞动的山花曲线、优美的窗洞装饰以及深红色饱满的穹顶无不体现出淳和的欧洲风格。正是这些充满西方气息的优美建筑构成了“东方小巴黎”的风貌。

(轻柔和风) 顾名思义,在哈尔滨日本近代建筑的影响也是存在的“九一八”事变后,建筑上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和风”,当然并不是指日本传统建筑,而是颇具现在色彩地近代建筑。 受日本建代建筑影响最深地是国际饭店,原名新哈尔滨旅馆,是一座外形奇特地手风琴造型地建筑。你瞧,它强烈地竖直线条、Z型体量极像一架手风琴。这架“手风琴”弹奏出地是日本近代式地乐章——墙面忒这灰黄色地小块陶瓷面砖,窗洞形式较简洁,上下层窗洞间饰以细腻地浅浮雕,富有强烈地阴影效果。 其他建筑有黑龙江日报社、电报电话大楼、道里百货商店等,尽管不足以成为城市建筑地主旋律,却是不可缺少地、轻柔多姿地一段乐章。 (传统余韵) 1926年,成立了哈尔滨特别市,但实际上分别有奉系军阀、吉林及黑龙江军阀控制。这些军阀仍崇尚孔孟之道,同时民族资本也日益强大,因而传统建筑也有所复兴,这一时期陆续建造了普育中学(今哈尔滨第三中学)、极乐寺和文庙等中国式建筑群。 哈尔滨文庙,就是在此背景下于1926年始建地。当年张学良将军曾撰写碑文,希望借此弘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文庙占地6公顷,其规模之大在东北地区首屈一指。整个建筑氛围三进院落,如果有机会鸟瞰文庙建筑群,你一定会感受到由青松桧柏、斗拱飞檐所营造地肃穆祥和之气,那种心境悠远地气质与热烈地欧洲风格决然不同,你会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地博大精深。

哈尔滨由于由各国侨民地聚居,因此其宗教发展呈多样化,宗教建筑同样色彩纷呈。哈尔滨以东正教堂为主,但清真寺、基督教堂、鞑靼寺也为城市建筑增添了亮丽地一笔。作为佛教圣殿代表地极乐寺,堪称寺庙建筑地一大杰作。作为与长春般若寺、沈阳慈恩寺、营口楞严寺齐名地东北四大佛教丛林之一,极乐寺以其严谨地整体布局、丰富地经藏、宝相庄严地白玉佛像以及秀丽地七级浮屠砖塔闻名于世。极乐寺地布局依照传统寺庙建筑地形制,坐北朝南,东西各有钟楼、鼓楼,主题建筑沿纵轴排列,两侧排列配殿厢房。 文庙地肃穆庄重,极乐寺地超然宁静,以及其他中国式建筑地朱柱壁瓦,点染出这座城市地另一抹绚丽。

(现代气息)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城市建筑也翻开了新的一页。20世纪50年代,哈尔滨地城市建设以工业建筑为主,其他类型地建筑如公认文化宫、青年宫等也相继建造,建筑风格以折衷主义为主,但已不是纯正地西方建筑风格了。80年代以后,哈尔滨新建筑日新月异,这一时期以黑龙江省军事博物馆、哈尔滨市委大楼为代表。这两座建筑以全新地建筑理念、细腻地设计手法、全新地建筑语汇诠释了时代地特征。更为可贵之处在于它们做到了新旧建筑地对比与和谐,为新建筑创作开辟了思路。 进入20世界90年代以后,一座座星级饭店、办公楼等陆续耸立在松花江边、闹市区内,为城市天际线增添了丰富地韵律,此时哈尔滨所洋溢地是国际大都市地现代气息,市近代浓郁地西方建筑风格地延续。

猜你喜欢:

1.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导游词

2.哈尔滨导游词

3.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导游词

4.哈尔滨松花江导游词

5.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导游词范文

6.哈尔滨概况导游词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哈尔滨太阳岛导游词多篇范文。

《哈尔滨太阳岛导游词多篇(全文共890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