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案由的会员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以下10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第1篇:幼儿园音乐教案本文是网友推荐,并由本站编辑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教案范文精选,仅供参考。
设计意图:
大班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小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而又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在“走近小学”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要为孩子解除疑惑,从身心发展的许多方面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其中包括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即时纠正,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本班实际情况,通过平日里的观察,发现班级里总是有几个小朋友经常会来园比较晚,在日常的谈话过程中了解到他们很多都是因为晚上睡的太晚,早上起不来造成的。其他小朋友中也有晚上很晚也不肯睡的现象。针对上述情况,预设了本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唱歌曲,体验歌曲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从而使小朋友养成早睡早起,不拖拉的好习惯。为上小学做好准备。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学唱歌曲,并尝试用二声部轮唱的形式来表现歌曲。
2、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活动准备:
音乐及相关图片制成的PPT
活动流程:
情景创设――学唱歌曲――轮唱歌曲――游戏结束
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1、上一次我们请小猫到我们班来做客,谁还记得它是一只怎样的小猫?
(回忆故事,引入话题)
师:就要上小学了,拖拖拉拉的习惯可不好,早睡早起才会身体好,才会更有精神学习。
2、它今天上学又迟到了,是不是老毛病又犯了?(出示第1张幻灯)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快快起床吗?――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用闹钟来叫自己起床。
3、总结:你们想了那么多办法,有……,……都很好。我的办法是和XX的办法一样的,也是用小闹钟。(出示第2张幻灯)这可是一个很特别的小闹钟,它还会唱“起床歌”呢!它用好听的歌声来叫小猫弟弟起床。想不想听一听?
二、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1遍录音。(初步感知歌词)
提问:你们听清楚小闹钟是怎样唱歌的?
2、再次倾听1遍录音。(熟悉歌词,解决第一遍中没听清楚的乐句)
3、老师学小闹钟唱歌(教师演唱,激发幼儿学唱兴趣)
4、集体学小闹钟唱歌(幼儿跟唱练习唱)
师:学会小闹钟的起床歌,我们就可以一起唱给小猫听,催它快点起床上学去了。
5、大闹钟唱歌(变换形式跟唱,为幼儿练习创设情景、提供机会,同时指导幼儿边随音乐节奏走边唱歌曲,为后面轮唱游戏做铺垫)
三、轮唱歌曲
1、大闹钟的歌声真好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猫现在起床了吗?(出示第3张幻灯)还是没起床,真是个磨磨蹭蹭,不知道早睡早起的小猫,看来我们需要用两个闹钟来催催它了。
2、两个闹钟可以怎样唱歌呢?(让幼儿讨论,给幼儿探索的空间)
3、教师与个别幼儿示范。(通过示范,引导幼儿发现轮唱的真正含义)
师:就是一遍接着一遍的催它快一点是吗?这个办法好。谁先和我试试看?
提问:我们是怎样唱的?有什么秘密吗?
师:第一个闹钟先唱,第二个闹钟晚一点在唱。在第一个闹钟唱完一句“快快起床”的时候第二个闹钟再从开始唱。
4、幼儿尝试轮唱。重点指导:两个闹钟不要变成一个闹钟。
5、两个小闹钟一个接一个地响,就像是在一遍又一遍地催着小猫弟弟。它终于起床了,准备上学去了。
四、游戏结束
1、我们小朋友也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可不能像小猫一样,养成拖拖拉拉、不早睡早起的坏习惯,不然上学可能就会迟到了。你们有这样的坏习惯吗?(没有)
2、起床游戏――尝试用轮唱的方法叫本班幼儿起床。
――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玩个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一听见小闹钟唱完起床歌就起床了?谁来试试看?――我们应该怎样叫他起床?(替换歌词)――反复游戏结束。(本环节主要意在把音乐作品同生活联系起来,使小朋友经验迁移。从而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准备。)
第2篇:幼儿园音乐教案这篇幼儿园音乐教案范文是我们精心挑选的,但愿对你有参考作用。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豆子从豆荚中蹦出来的样子。
2、能在同伴面前大胆地表现自己,感受音乐表演活动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豆子从豆荚中蹦出来的动态,丰富经验。
2、课件和电教设备。
3、故事《豆宝宝》。
4、在活动室的场地上粘贴四个豆荚的形象(黄色的轮廓,里面有若干个豆豆,分别是7粒黄豆、8粒红豆、9粒黑豆、10粒绿豆,豆豆上分别标有数字)。
5、音乐《豆荚曲》(《幽默曲》和《弹簧协奏曲》)。
【活动过程】
1、提问激发幼儿兴趣:小朋友,你知道豆豆是怎么从豆荚里出来的?
2、观看课件《豆荚裂开的过程》。
3、讲故事《豆宝宝》。引导幼儿想象自己变成豆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蹦出来……滚到地上……一系列动作。播放音乐。
4、尝试表现豆子从豆荚中蹦出来的动态。
(1)提问:豆子是怎样从豆荚里出来的?
学习词:蹦。
请幼儿发挥想象,用动作表现豆子从豆荚中蹦出来的动态。
(2)看课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创编的动作。
(3)介绍四个大豆荚,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豆宝宝的家?数数这个家里可以住几个豆宝宝?请幼儿自选喜欢的豆荚住进去。
(4)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创编的动作。
(5)启发幼儿合作表现豆子们蹦出来的连续动作。
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豆荚裂开时,豆子们连续蹦出来的动态。
听指挥,教师随乐说数字,“豆子”依次从豆荚中连续蹦出来。
(6)交换,再次游戏。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此处隐藏3118个字……小动物们在一起唱歌跳舞,玩的特别开心!他们唱啊跳啊,一直玩到太阳下山。玩累了,狮王非常高兴的大吼一声!(傲~~~~~)把小动物都给吓跑了。森林里又安静了下来!
第7篇:幼儿园音乐教案小编猜你正在找这篇幼儿园音乐教案范文,但愿你能喜欢。
教学内容
音乐《云》
重点难点
1.初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2.学习用轻声演唱。
教学目标
1.感受3/4拍歌曲的节奏特点,学习用轻声演唱歌。
2.培养幼儿初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形象的能力。
组织形式
集体活动
教学准备
儿童
经验基础
感受云前进的速度
环境准备
场地、磁带、钢琴、图片。
过程与策略
一、钢琴伴奏,在旋律的伴奏下,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进一步感受旋律的特点。
二、幼儿观看图片中的内容,理解歌词内容并有节奏地说歌词。
1.看完图片后并提问。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歌词内容,熟悉歌曲。
3.并根据图谱有节奏的根据3/4排的节奏有节奏地说歌词。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可以合拍子。
2.随音乐学唱歌曲。
有 效 语 言 设 计
1.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入场吧!
2.那我们一起来发音练习。
3. 你看到了什么?白云和蓝天各市什么颜色的?并说歌词。帆船里面装了什么?为什么走得这样慢?雨点落下来以后可以帮我们做什么?
环境辅助
主题的引入
出示图片
理解歌词
学唱歌曲
第8篇:幼儿园音乐教案除了这篇幼儿园音乐教案,在好范文可以找到更多其他相关范文,具体请点击更多幼儿园音乐教案范文
教学目的:通过学唱歌曲和表演歌曲,使幼儿懂得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争取别人的帮助和合作是很重要的。
准备:预备若干个较大的球当豆子,若干个蚂蚁头饰,"蚂蚁"歌曲磁带。
活动与指导:
1. 讨论:教师请幼儿欣赏歌曲"蚂蚁"后,提问:"一个蚂蚁在洞口看见了什么?那只蚂蚁为什么急得直摇头?小小蚂蚁想一想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幼儿说出小小蚂蚁在自己搬不动豆子的时候回洞请来了好朋友,抬着一起走了。
2. 解释:在一个人遇到困难时,可以请人帮忙,合作,这样一个人办不到的事情能得到解决。
表演:
幼儿学唱歌曲"蚂蚁"后,请幼儿戴上蚂蚁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
第9篇:幼儿园音乐教案如果这篇幼儿园音乐教案范文能帮到你,请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
活动目标:
1.复习并理解四种音符的时值。
2.英语学习:学习句型,How many apples? Four apples。
活动准备:
歌曲《咚咚锵》节奏卡片,钢琴,鼓类、铁类乐器。
活动过程:
1. 复习歌曲《咚咚锵》
2. 引导幼儿了解每种音符的时值(吃几个苹果)
3. 英语学习教师:"What is this?"幼儿:"Apple."教师:"How many apples?"教师带领幼儿指着apple数数,one two three four,引导幼儿回答出:"Four apples."
(1)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What is this?" 幼儿:"Apple." 教师:"How many apples?"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数:"One two three four. Four apples."
(2)教师:"Ok now I want to some to practice at here."教师请两名幼儿为一组进行对话表演。
第10篇:幼儿园音乐教案精挑细选的幼儿园音乐教案范文,但愿能助快速写好稿件。
活动目标:
1、能听辨音源的方向,提高听音能力。
2、能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参与游戏。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1、音乐盒、沙锤、铃鼓
2、头饰(小动物、大树、河流、石头)
3、小仙女(助教老师),老狼(助教老师)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有一天,小动物在森林里玩的开心极了,不知不觉天就黑了。森林里一片漆黑,看不见回家的路了,就在这时,小动物们遇上了可怕的老狼,这可怎么办呢?大家都非常着急。幸好,有个好心的小仙女出现了。她用爱心的音乐盒帮助小动物们找到了回家的路。”
2、认识“小仙女”和“老狼”
分别出现“小仙女”和“老狼”两个角色让幼儿认识。
3、角色扮演
让幼儿自选角色,并带上头饰。教师边讲故事,幼儿边表演。
(1)“现在这就是大森林了,让我们尽情的和朋友们玩吧!”
(2)幼儿根据自己的角色做出相应的动作,当看到老狼出现的时候,“小动物们”就将自己的头饰向下拉,遮住眼睛。
(3)小仙女来帮助大家了。小动物们跟随“小仙女”音乐盒里的音乐,慢慢地向前走。幼儿听辨声音的来源,跟随“小仙女”前进,寻找安全的出路。
(4)音乐停止,幼儿摘下头饰,高兴的欢呼,一起说:“谢谢小仙女!”
(5)游戏重复几次后,可请一幼儿拿一种乐器学扮小仙女。请小动物们分成两组,一组跟随音乐盒的音乐走,另一组跟随乐器的声音走,加深难度。
4、幼儿同小仙女制服了老狼,快乐的在森林里玩。
活动反思:
在《小仙女的音乐盒》这次活动中,我采用了情景化的游戏方式,因为我班孩子人数太多,因此我设计了多个角色,如大树、小动物、河流、小石头,孩子们在活动时自由选择角色进行表演,喜欢动的孩子和喜欢静的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有所释放,参与到其中。
通过这次感官训练,我发现游戏化、情景化的表演确实很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喜欢演绎不同的角色,模仿不同的声像。
在活动中,“小动物们”能够按照游戏规则参与进来,并能够较准确地听辨声源的位置。但孩子们只能听辨出音源的前后左右,并不能很好的听出音的高低位置,这有待于我们以后的训练。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还可根据幼儿情况设置三个或四个音源让幼儿听辨,加大了声音的干扰,为听辨制造更大的困难。
小百科:音乐盒是机械发音乐器,1796年由瑞士钟表匠安托·法布尔发明,转动盒内的链环,可自动演奏音乐。目前这项古董收藏于上海八音盒珍品陈列馆。
的小编希望以上10篇幼儿园音乐教案范文能够帮到你,当然,你还可以点击这里查看更多幼儿园音乐教案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