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殊贡献教师事迹材料
平凡中的坚守
——吕继纯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有这样一所学校,全校老师平均年龄53岁;有这样一位老师,现年34岁,默默地在那教学,一直坚守了15年。三尺讲台,一颗爱心;放飞希望,乐此不疲。这就是葛店开发区钮墩小学的吕继纯老师从师十几年来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的执着追求。
教学大楼破败不堪全校都是离退休教师
吕继纯老师在1996年毕业于鄂州师范普师班。当年就被分配到葛店开发区边远学校——钮墩小学任教。钮墩小学远离开发区中心30多公里,教学环境相当艰苦。杂草丛生的校园,一栋教学大楼因人少无力清扫而显得破败不堪。教室极为简陋,黑板因褪色略显斑驳,里边摆放着几张长条形的破旧课桌。
钮墩小学是一所有着40余年办学历史的乡村小学。多年前,该校是一所完全小学,拥有教师学生近400人。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资源进一步整合。这所乡村小学生人数由过去的300多人锐减到如今的100人,年轻教师也仅剩吕继纯1人。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吕继纯老师扎根边远地区,以校为家,一心扑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干就是15年,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无私奉献给那里的学子。
翻开吕继纯老师的工作日记,你会发现在扉页上写着“坚持、坚守、坚韧”这三个再平常不过的形容词。而这三个平常的形容词正是他生活和工作的真实写照。他正是以坚韧的个人性格和坚持的人生态度,坚守在边远地区的教育战线上。
作为教师,最起码的责任就是照顾好学生
他经常跟老师们讲“我们要多多关爱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上尽最大能力帮助他们,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他以身作则,遇到学生有病,就从家里给他们带药,或帮他们联系医生,有特殊困难的,他更是竭尽所能去帮助他们。如六年级的学生张小燕家里遇到了困难,全班同学决定在主题班会上为他捐款,当他获悉此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决定参加这一活动。后来虽因有急事处理,未能赶到捐款现场,但是他还是让少先队辅导员稍去了他的一点心意,捎去了他对学生的关爱。
2014年“非典”期间,班里有位女同学发高烧住进了当时人人都有所顾忌的指定发热医院。由于该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均在外打工,家里只剩下年迈的奶奶,鉴于此校长要求派一位教师晚上陪护,当他获悉这一情况后,丢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主动前往医院照顾这位同学。在照料期间,吕老师对患病同学的关怀真可谓是无微不至,面面俱到,深深地触动了病房的医生,一位医生满怀深情地说道:“学生能有你这样的好老师,真幸福。”在吕老师的精心照顾下,患病同
学病情很快得到了好转,顺利出院。几年来,吕老师经常带学生到医院看病,以致医生都开玩笑的说:“你怎么有这么多孩子”。
他常常说“我爱学生,作为教师,最起码的责任就是照顾好学生。”在他的关爱下不知有多少特困生顺利地完成学业;也不知有多少徘徊困惑的学生重新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从而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他的高尚情操、拼搏精神和人格魅力,影响着很多人。在他爱的世界中,似乎只有学生。
我就是本着一条,吃一口良心饭
爱岗敬业,鞠躬尽瘁,非常生动地描述了吕继纯同志从教多年的真实写照,不论是教学科研中还是在行政管理中,他都做到兢兢业业,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教师满意成为其工作的出发点,尤其是在去年身体生病,不断发烧的状态下,依然坚持再坚持,不住院,一边输液,一边在学校工作,直到发烧累倒不得不住进了医院……这种为了工作忘我的精神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学习的楷模。
当学校要配臵多媒体教室和微机室时,为了不使学校财产遭受损失,吕老师二话没说,只身一人进驻施工现场。那是一个怎样的环境啊!蚊蝇时时在身边响绕,老鼠悉悉索索在脚下穿梭,他居然打地铺与这些设备朝夕相处。这样的义务看管并不是一次两次,在钮墩小学每年的改造中,只要是五一、国庆、春节和寒暑假,吕老师就义务担负起学校守护神的重任。深更半夜,只要有一丁点儿响动,他就起身查看。就是靠着这样的精神,在多年的义务看管期间,学校从未出现
失盗现象。
2014年,他被任命为学校副校长,分管安全工作。虽然担子更重了,但他任劳任怨,仍以饱满的热情努力工作,把安全作为第一要务,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制定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做到安全活动日常化,日常活动安全化。针对安全月、周、日活动,有效地进行安全活动的组织和演练,近年来,学校无一起安全事故。
对学生,对学校,吕老师总是有一颗“爱心”和“红心”。然而,提起自己的父亲,吕老师却心存无限的愧疚……去年60多岁的老父母亲患病住院,可他身带毕业班每周21节课,根本腾不出时间去照料老父,父亲去医院检查都是由吕老师的爱人和好心的同事陪同而去,他是把全部身心用在了工作和教学上啊!无数个夜里,吕老师静坐床前,心如刀割,泪如泉涌。此刻,他多想跪在老人家面前好好的侍奉她一回……
有人问吕老师,当你看到开发区街上学校的条件比这里好,你后悔过吗?他说,无怨无悔,边远地区学校没有这个条件,不能与城里比,教学上要向他们看齐,生活娱乐上不向他们看齐,我就是本着一条,吃一口良心饭,把书教好,对得住党,对得住学生,对得住学生家长。
第二篇:特殊贡献教师事迹材料
平凡中的坚守
——吕继纯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有这样一所学校,全校老师平均年龄53岁;有这样一位老师,现年34岁,默默地在那教学,一直坚守了15年。三尺讲台,一颗爱心;放飞希望,乐此不疲。这就是葛店开发区钮墩小学的吕继纯老师从师十几年来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的执着追求。
教学大楼破败不堪全校都是离退休教师
吕继纯老师在1996年毕业于鄂州师范普师班。当年就被分配到葛店开发区边远学校——钮墩小学任教。钮墩小学远离开发区中心30多公里,教学环境相当艰苦。杂草丛生的校园,一栋教学大楼因人少无力清扫而显得破败不堪。教室极为简陋,黑板因褪色略显斑驳,里边摆放着几张长条形的破旧课桌。
钮墩小学是一所有着40余年办学历史的乡村小学。多年前,该校是一所完全小学,拥有教师学生近400人。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资源进一步整合。这所乡村小学生人数由过去的300多人锐减到如今的100人,年轻教师也仅剩吕继纯1人。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吕继纯老师扎根边远地区,以校为家,一心扑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干就是15年,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无私奉献给那里的学子。
第三篇:突出贡献技师事迹材料
突出贡献技师事迹材料
王建海
本人从事钳工工作已经整整二十个年头,在这二十年里,我主要围绕轴、泵、阀等产品进行加工、装配。在工作中,一边探索一边学习,倾听老师傅的指导,遇到难题虚心请教, ……此处隐藏2808个字……佩服的地方。他遇到难题自己难以解决时会找我帮忙,我们都无法解决是会一起去图书馆看资料或者是向老师请教。渐渐地,提高了他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经常一起去上自习,引导他多动脑、多练习、多复习、多运用,使他摸索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在课余时间还帮助他补“掉链子”的课程,让他能够更快的赶上班里的其他同学。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同学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成为我们班进步最快的人而我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同时我们也成为了最好的朋友。我觉得自己没有帮上多大的忙,反而是我也受益匪浅,他自己努力也带动了我的进步。我相信,大家共同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因此,我会一直参与班里的“一帮一”帮学活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同学,更好地促进班内学习。
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
10级木材科学与工程2班
# # #
2014年11月12日
第五篇:农业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事迹材料
农业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事迹材料
(2014年2月)
冠县农业局相冠锋
一、基本情况
相冠锋,男,43岁,大学本科,农艺师。1992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植保系植物保护专业,并获学士学位。自参加工作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紧密团结全站人员,狠抓工作落实,工作定则干,干则成,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在干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信,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来,20年如一日,认真履行职责,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宗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甘为农业奉献,业务素质高、服务“三农”意识强,先后多次受到省农业厅和市农委的表彰和奖励,2014年1月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2014年12月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农产品质量认证优秀检查员”,2014年12月被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为“全省三品一标先进个人”,2014年5月被省农业厅、省环保厅、
省海洋与渔业厅、省统计局联合评为“全省污染源普查先进个人”,多次被聊城市农委评为先进工作者。获聊城市自然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12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佳绩。
二、2014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开展农技推广指导服务
参加了冠县农业科技讲师团,通过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课、开展技术咨询、印发农技资料等形式,及时为农民群众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累计培训农民5千人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0项,解决生产问题20余个;开展多层次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在乡镇驻地举办有关小麦、玉米、花生高产培训会8场,在部分村庄举办现场培训会16场次,发表电视技术讲座2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3万份。
(二)开展农业“三品”认证及监管。
1.积极组织农业“三品”认证
年初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农业“三品”认证宣传,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合作社积极申报。2014年共完成了4家企业(合作社)9个产品的绿色食品申报,全县已通过农业(请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部认证有10个无公害农产品,7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
“三品”认证面积达到21万亩,全县“三品”认证在全市排名由下游上升到前列。
2.搞好科技培训,提高农业“三品”生产水平
结合小麦、玉米高产创建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针对小麦、蔬菜及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等进行培训,举办培训班15期 1360人次,带动示范户1万户。搞好无公害生产管理技术服务,指导农户按照标准生产,提高农业“三品”生产水平。
3.积极推进农业“三品”专项整治
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对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开展农业“三品”专项整治检查。2014年共检查农产品交易场所35个(次),检查各种农产品105批(次),检查农业“三品”生产加工企业19家(次),防范突发性重大农业“三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强化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提升了冠县农产品的品牌力度和质量水平。
4.认真做好蔬菜农药残留检测
结合我县蔬菜发展实际,对生产基地、批发市场的入市蔬菜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2014年共检测茄果类、豆类、瓜类、白菜类、根茎菜类、绿叶菜类等30余个品种412个样品,没有发现农药残留超标现象,同时配合省农业厅安排的4次蔬菜农药残留例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三)扎实做好黄顶菊疫情普查与防除工作
开展了黄顶菊疫情调查防控工作,深入乡村第一线,摸清黄顶菊发生地点、范围、面积以及其长势、密度等基本情况,组织各乡镇农技站长召开了3次专门会议,安排部署黄顶菊普查与防除工作。通过《冠农简报》、报纸、广播、电视和有关会议等广泛宣传黄顶菊危害,植株识别及防除技术,提高全民防范意识。同时对发生地的黄顶菊及时进行除治,我县原发生黄顶菊区域已全部拔除或喷药灭除,集中统一烧毁或深埋,严防黄顶菊进一步扩散蔓延,减少了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四) 农村能源推广应用
1.努力实施户用沼气
积极开展宣传发动,规范项目管理,严格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保证建池质量,2014年我县承担的1250户省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正常使用。2014年全县新增沼气池5494户,新建了10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购买了沼气出料车和检测设备、维修工具,及时为附近沼气农户开展服务,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保证沼气池能长期正常使用。
2. 大力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
推广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技术,不仅有效提高了粮食和瓜果蔬菜的品质,而且还增加了农民收入。2014年示范推广“猪-
沼-果”、“猪-沼-菜”及“四位一体”模式1000多处,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沼渣沼液利用+农产品种植”的循环农业模式15处,沼肥利用面积共计30万亩,对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开展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
为促进我县农作物品种更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安排了玉米品种对比试验、小麦品种对比试验等试验项目。通过生产试验对比,筛选出适合我县土壤、气候条件的农作物新品种。经过试验对比,目前已选出综合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种济麦22、良星66和玉米品种郑单958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认真学习全国、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县农业生产,下一步继续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培训,农业“三品”认证及监管,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做好沼肥利用、沼液浸种等工作,最大限度的提升“三沼”综合利用率,形成“建、用、管”为一体的良性循环,使沼气工程真正造福于民,为冠县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