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爱心教育体会
特殊的爱心教育曾经有人告诉我:“班主任是最辛苦的,但也是最快乐的。”当我走上讲台,面对那几双天真的眼睛,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我的班级一共有7位学生,根据残疾情况不同大致分成3组,但是每个学生又有不同的特点,面对特殊的教育对象、特殊的育人环境,慎重思考、选择特殊的教学方法和特殊的教育角度,本着做一个让学生、家长、学校都满意的老师和班主任的信念,尽职尽责,力争完成学校任务。这就是我加入工作以后所获得的特殊理念的爱心教育。班主任工作十分繁琐,尤其作为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更是事情多多,初为人师,我在向老教师请教、学习的同时,自己不断地积累、探索。回顾这一阶段的工作,虽有酸甜苦辣,付出了许多许多,但值得欣慰的是,我的爱心教育使每个智障学生在思想和学习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为了能有效的开展班级工作,我首先制定明确的目标,打造良好的班风、学风。虽然我面对的是一群智障的学生,但是良好的学习风气很重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班规,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德育目标是关键。我充分鼓励班级较好的学生带动较差的学生,建立完善的制度,帮助学生明白班规的重要性,同时我通过对学生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对我这个老师感到放心和安心,而我也象个大哥哥一样细心地照顾他们,班级的日常行为规范逐渐有了起色,而且团结互助的班风也基本形成了。起初班级学生因为“不会做”而形成“不想做”的思想非常严重,我就以身试教,让他们教我背儿歌,用彩泥做饺子,用折纸做衣服等等。通过我向他们学习而获得成功的例子,让他们感受到了每个人都要学习的道理,这样他们克服了自卑的思想包袱,然后再从简单的开始,小步子前进,获得的成功越来越多,使得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现在学生已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班内形成了良好的学风。虽然智障学生在智力方面不如正常学生,但是心理方面一样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我也非常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经常与他们聊天、谈心。有一次班里有个学生动手打人,因为自身患有癫痫病而发作。事后等他情绪稳定,我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原来是因为隔壁班级的学生来我们班级乱拿东西不还造成的,我批评了他动手打人的同时,也肯定了他爱护班级的表现,全班同学也因此得到了一次要爱护公共财物的思想教育。还有一次班里有个学生思想品德课一直没有书,问他书在哪里,他说书没有用就放在家里不带了,根据这个现象,有一节实践课我特意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用尺测量书的长和宽,并做好记录,他因为没有书而着急了,我把自己的书借给他的同时,要他保证以后要带书,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不带书,从而我发现智障学生也知道言而有信的道理,后来通过这件事情我还教育学生要做个有诚信的人以及养成整理书包的好习惯。爱学生就要一切都为他们着想,可能今天的上课内容明天他们就忘记了,可能一个简单算式你说了十遍他还是不会算,可能他们的作业有时你都看不懂,可能有的学生连说话都不会,但是他们知道你是否在乎他们,是否关心他们,是否爱他们。课上我是老师,课间我是朋友;午休时我是个很好的陪伴者,就餐时我又是个很好的榜样。有时为了帮学生买他喜欢的尺找了好多的商店,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喜好;有时为了让他们观察实物我特意把商店搬进了课堂,因为他们也能自己思考。虽然在教学内容上无法与同年龄孩子相比,但是我同样要求他们思想进步,健康成长,我用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能够通人情、明事理。同时我的学生也关心着我,有时看见我一个人在忙着出班级黑板报时,他们也会主动要求帮助我;有时看见我在帮他们写作业打样子,他们会关心地问我累不累;有时看见我为了准备上课的教具而忙碌,他们会用心地询问我是否辛苦了。每当那时哪怕你再辛苦、再疲倦,也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因为自己的教育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收获。对于每一个学生生活上的照顾,同样也是我这个老师应尽的责任。一天,有位学生早上没来上学,我担心他路上出意外,打电话询问后得知他出门时摔了一跤,趁着午休的时间,我和另一位老师骑车前往看望,第一时间给他送去老师和同学的关心,让他感到了心灵深处的温暖。一次,有位同学在学校因为肚子疼,午饭吃的很少,我得知后等她吃了药,便为她准备了充饥的食物,让她能有足够的体力恢复健康。还有一次,我跟车送学生回家,到了家长接学生的地方后,发现一个学生的家长没有来,在原地等了好久不见有人来接,为了学生的安全,我又把他带回了学校,再联系家人,直到亲手把孩子交到家长手中以后我才离去,那时天已经黑了。不论是学生春游,还是外出实践,我都帮学生准备好所需物品。他们嘴干了要喝水,天热了要吃冷饮,我帮他们一份份买好;吃完东西要擦嘴、擦手,我递上一张张餐巾纸;时间长了要上厕所,我领他们一个个进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我都像个家长一样地关爱着他们。班级里有的学生自理能力很差,不会说话、表达不清,行动不便、手脚不协调的,甚至有的学生不理解教师所说话。面对这些情况,我经常带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有时是公园游玩,有时是肯德基就餐,有时是坐车购物。在实践中,我一面示范,一面教育,让学生在玩的同时学习如何照顾自己,不断提高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现在班级有突然事件发生,学生也会自己解决,而且第一时间通知我,学生的能力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的提高。在朝夕相处的这段日子里,我和学生建立了深深的情谊,这是师生情,也是朋友情,更是亲情。往事已经过去,但曾经留下的情丝却始终挂在心头,彼此的关心,彼此的爱护,将始终渗透在我的教学工作之中。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会把这份爱心教育继续发扬光大。
第二篇:班主任与爱心教育
班主任与爱心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班主任教育学生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情感教育,要想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班主任,谈及班级管理,一开始我的注意力几乎都注意在一大堆班务工作上,把着力点落在“管”字上。我认为,只要我肯努力,肯花时间,就能工作到位。因此我忙于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把大量精力耗费在处理各种问题上。可是,一段时间以后,我感到身心疲惫。原来,靠“管”已经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了。在对学生的教育中,爱心是贯穿始终的。教师要用爱心教育学生,即使学生有一些不良行为,即使他再不愿意开口,我们就应该从自己身上去找问题,那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做到家。教师要用爱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关爱学生是教师责任心的体现,也是搭建沟通平台的前提条件。了解这一点后,我就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聊天,在无拘无束的漫谈中,我和学生交流了感情,也从中了解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女生,学习成绩较好,智商中上等。外向型性格,开朗,有个性,思维活跃,敢说敢做。但盛气凌人, 1
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桀骜不驯,嫉妒心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善良可言,皆唯利是图;对他人缺乏真诚。虽然李某学习成绩好,但同学不太喜欢她 ……此处隐藏3819个字……育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一种艺术。我们常说一个班级管理不成功的班主任,他失败的理由可能会有一百条,而一百位优秀的班主任,它成功的经验肯定有一条,那就是深爱着他的爱学生。正因为有了爱这个支点,教育就不单单只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力量、一种智慧、一份快乐。
我班学生差异很大,特别是其中有名叫“李雪”的学生一向不愿跟老师交谈,随便老师如何问,她也不说一句话,自闭现象相当严重。为了做好他的工作,我多次找家长沟通、找同学谈话,了解他的情况,最后我分析原因后,发现她可能是缺少“父爱”以及母亲常年在外地打工导致的,于是在帮助她的过程中,我尽量让他感受爱,虽然她成绩不好,但只要她有一点进步我都会表扬他,在班级开展各项活动中,也尽量让他积极参加,让她首批成为优秀共青团员,感受到班级给予她的爱,平时我还问寒问暖,关心他的生活起居,渐渐地她愿意和我交谈了,让我感动的是我的点滴做法却得到了她家长的赞许,某一天的晚上。李雪那远在云南打工的妈妈特意打来电话向我便是深深的谢意,说她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关心妈妈了等等,可见,只要付出爱,就会有收获。
总之,工作中就要多一点爱心、责任心,多一点宽容、信任,多一点尊重、理解,要让他们快乐地接受教育,快乐的成长,而与此同时,给予我们班主任的,更是一份事业的幸福感!
只要付出爱,就会有收获
——班主任经验论坛
初二、七班
孟庆红
第五篇:班主任工作中的爱心教育
以爱导航,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李镇西在《爱心与教育》说得好“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我从上班的第二年,也就是2014年,就开始担任了班主任。在我近十年的班主任生涯中,在我与我的一茬茬学生共同生活的岁月中,让我感悟到教育的真谛——教育是心与心之间的碰撞! 教育是一种爱的体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爱学生心中才有太阳,才有崇高的灵魂,才有蓬勃的朝气,才有闪光的智慧。班主任有爱心,班级才会有生命和活力,才会成为人才的摇篮和精神的家园。那么,作为一位班主任,怎样在学生管理中做到爱心教育呢?
一、把教育当成一种事业来做
教育事业和教育艺术的基础是热爱学生。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而不是事情。事业和事情的区别在于过程的不同。一件事情,做完后可以甩手丢掉,但一份事业,我们就必须去精心设计它的未来,并在每一个步骤上慎之又慎。我们只有把教育当作事业去做,才会愿意付出自己的精力和心血,才会创造性的去开展工作,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才会热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把教育当作事业去做了,就会自觉加大工作的力度和情感投入。
二、在班集体中建立班主任的威信
班主任在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信,是搞好班级工作和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和保证。有威信并非是让学生怕自己,而是让学生从内心真心地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班主任要用自己的学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班主任不仅要把自己扮成严师的角色,而且还要扮演好"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三重角色,做到以心换心,以诚对诚,学生的崇敬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做到平等
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学家曾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做老师的就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享受到平等的权利。热爱学生,就要 1
面向全体学生,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当然,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因材施教,但这并不表示不平等。所谓的“平等”,实际上是指情感上的平等。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应该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发光点,全面地、辨证地认识学生。
对待表现优秀的学生,班主任要发掘出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和表扬,从分地调动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热忱,带动全班进步。对待落后的学生,也不能用过激的语言训斥。有的老师批评学生时说:“你不可救药了!”“你这个笨蛋!”等等,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这些训斥性的语言都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是应该坚决杜绝的。如果老师偏爱学习好的学生,冷落差生,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两种极端的学生。过分宠爱会导致学生优越感太强,容易目中无人,遇到挫折时不易适应。过分冷落会使学生失去自信心。要教育和转化差生,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必须用真挚的情感,从尊重其自尊心入手,以唤起他们对所犯错误的自责和悔恨,使他们从痛苦自卑中解脱出来,激发其要求上进的动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把好的品德、好的行为、好的学习成绩保持下去,不断向更好的方向转化。
爱学生就要民主地对待学生,班主任不能有家长的专制作风,要民主地多倾听学生的心声。班集体是学生的家,班级的任何事务都是全班学生的事。班主任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在班级很多事务的管理中,我都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班干部的选举,我从不以自己的意愿去安排,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民主选举,真正地行使自己的权利。班上要参加各种比赛或活动,我也让他们自己推选合适的同学去参加。对班上同学的表扬和处罚,我也以民主投票的方式做出最终决定。同学们都说,这样的方式让他们有了“家”的感觉。
教师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也是平等地对待学生的表现。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学生,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四、爱学生从小事抓起
在班级管理中,我把自己的爱心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 。班主任工作要做到留心学生的一切,做有心人。如某一学生的
突然缺课;某位同学的迟到、突有的变化;班级中流行的玩具等等。小事能说明大问题,抓住学生细微的变化,及时地引导、解决,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爱,才能防患于未然。
五、让学生相信你自己
要深入了解学生,从关心学生成长入手,教育学生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这样,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自然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班主任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增加教育的可信度。
六、要相信学生
要让学生相信老师,教师也要相信学生。少年儿童一般都具有渴望得到班主任的信任、理解的心理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范围的扩大和个体意识的增强,自我表现的欲望和自我荣誉感也增强了。他们思维灵敏,思想活跃,上进心切,自尊心强。班主任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加以正确的引导。班主任只有信任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上进的动力,只有尊重和信任学生,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教师的爱心是学生心中的太阳,太阳的光普照学生,照亮前程。太阳的热温暖学生,回报社会。爱是班主任工作的主题,是成功班主任的秘诀。爱是教育的根本,是成功教育的源泉。
文档为doc格式